日媒称中国争夺AI军事革命制高点 或有机会超越美国
“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”责任心是干部最宝贵的品质,“放心不下”是最可贵的担当。这种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工作状态,体现的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,对人民的深厚感情,对职责的敬畏之心。在新征程上,各级干部更要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、见叶知秋的敏锐、未雨绸缪的主动,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工作,在主动作为中创造佳绩。
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筑牢为民初心。“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”放心不下的本质,是心系群众的情怀,是一种对民生疾苦寝食难安的牵挂。这种牵挂不是负担、不是压力,而是动力、是使命。群众的小事就是干部的大事,百姓的期盼就是工作的方向,放心不下源于对初心的坚守。党的干部,要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保持放心不下的状态,建立与群众的血肉联系,经常走进群众家门了解实际困难,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真实想法,设身处地体会百姓感受,让“时时放心不下”成为最朴素的情感流露,推动初心使命将更加坚定。
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紧迫感锤炼担当本领。“不谋全局者,不足谋一域。”放心不下体现的是对事业发展的深谋远虑。面对改革发展重任,要保持“坐不住”的紧迫感,才能把握先机、赢得主动。这种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,推动着干部不断提升能力素质、持续优化工作方法、主动适应时代要求。各级干部要保持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状态,就是要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而主动学习新知识、掌握新技能,就是要为了解决复杂问题积极思考新方法、探索新路径,就是要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不退缩、遇到矛盾困难时不回避,在破解难题中积累经验,在应对挑战中增长才干。
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使命感砥砺奋斗精神。“为官避事平生耻,视死如归社稷心。”“时时放心不下”彰显的是对职责使命的忠诚坚守,只有干部把岗位责任与党和国家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产生“不待扬鞭自奋蹄”的担当自觉。这种内在驱动力,胜过任何外在的制度约束。各级干部保持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精神境界,就是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,保持追求卓越的态度,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,将历史检验作为最终评判,真正实现奋斗更有方向、付出更有价值、人生更有意义,让经得起实践、人民、历史检验的工作实绩成为奋斗的最好注脚。(杨皓迪)
- 2025-08-07陇周刊(2017年 第3期)
- 2025-08-07陇周刊(2017年 第4期)
- 2025-08-07 陇周刊(2017年 第5期)
- 2025-08-07 陇周刊(2017年 第6期)






